三、養殖環境差
由于觀念落后,缺乏相關法規意識的專業知識,很多羊場投資者和經營者不重視環境的改善和控制,如在很小范圍內,羊舍之間沒有隔離距離和隔離設施,羊場規劃布局不合理,建筑物縱橫交錯,雜亂無章,羊舍簡陋,羊群擁擠,導致養殖水平差,羊舍的溫度,濕度,空氣質量等方面,不能滿足羊的生理要求,不符合羊的生物學特性,再加上羊場內,病原微生物普遍存在升值,直接影響到羊的生產性能和羊的福利。
四、疫病控制不力
多數羊場對疫病控制不力,使多數羊群攜帶多種病原,特別是寄生蟲病,導致種羊繁殖性能差,羔羊病死率高,從一定程度上看,羊病也是阻礙羊場,養殖效益提高的一個主要問題。
五、飼草料,配置不科學
飼草料是羊生命的物質基礎,羊必須依賴飼草料才能生長與繁殖,飼草料在羊場生產經營中,飼養總成本的55%-70%,飼草料利用的合理與否,也直接影響羊場養殖的經濟效率,由于國內養羊受傳統生產方式的影響,加上一些羊場生產、經營者文化素質比較低,又缺乏一定的飼料營養專業知識,靠天養羊,一年四季放牧,單一的飼草又不能滿足羊的營養需要,極易造成“夏肥、秋壯,冬瘦、春死”的惡性循環生產,還有一些舍飼的半放牧半舍飼的羊場,即使補飼,也多是不是單一的草料為主,就是幾種飼草搭配也存在搭配不合理。不知道怎樣利用飼料營養調控技術,不知道怎樣合理應用飼料添加劑的問題,特別是不使用羊的復合預混料和營養性舔磚,這也是多數羊場養殖中普遍存在的問題,嚴重的影響了羊場養殖效益的提高。
六、羊場的規模與羊群結構不合理
規模養羊是羊場養殖的主要生產特征,由于規模養羊,從經濟上可以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,也使一些影響投資者和生產經營者不從自身的經濟技術條件出發,也不考慮當地生態和自然條件,不根據當地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狀況及市場需求進行調整,盲目擴大羊場飼養規模,雖然飼養的羊只數量多,但由于飼養管理水平跟不上等問題,羊場養殖就會出現種羊繁殖率低,羔羊病死率高,肉羊飼養周期長等現象。在經濟上難以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,這也是一些羊場虧損倒閉的原因,此外在羊場養殖規?;s化飼養官飼養中,穩定與合理的羊群結構是提高生產力的基礎,適繁母羊,育成羊和羔羊的數量比例等,都直接影響著種羊繁殖力的效率及飼草等資源的利用率,在我國一些傳統的養羊養殖生產中,很多生產經營者不注意或不知道這些問題,這也是影響養殖羊場養殖效益提高的一個原因。
七、羊場的生產經營者經營觀念不強
羊場的經營管理是科學的組織生產力,正確的調整生產關系,保證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重要手段,對于一個羊場來說,“三分技術七分管理”是保證獲取一定經濟效益的至理名言,由于我國羊場在農村,都是以家庭為主要組織生產,又受到傳統的飼養方式的制約,使一些羊場的生產經營與經營觀念不強,突出表現在不搞生產成本核算,不進行會計記賬,不做年前年后生產計劃安排的,使羊場生產生產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況,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養成養殖效益的提高。